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 爱游戏体育手机app > 新闻动态 >
以下是文章的改写版本:
晋察冀军区第二届英模大会的合影,拍摄于1944年,记录了正定高平村的抗战英雄刘傻子的英勇事迹。这张照片由《晋察冀日报》的记者拍摄,见证了刘傻子在抗日战争期间所表现出的卓越领导力和勇气。刘傻子带领村中的民兵,巧妙利用地道作战,成功地牵制了敌人,因此获得了军分区授予的“特等战斗英雄”称号。
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影《地道战》上映,影片描绘了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迅速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电影中的高家庄与高传宝的故事,其原型便来源于正定县的高平村,而高传宝这一人物的原型正是刘傻子——高平村民兵中队的队长。
展开剩余84%近期,记者驱车前往高平村,深入走访并了解了刘傻子的英雄事迹。在村中的抗敌斗争纪念馆内,一张珍贵的照片记录了刘傻子的形象,以及他曾参与抗日英模大会的历史时刻。
在记者到达时,村支书周利峰和前任支书周余柱正在纪念馆内等候。周余柱曾参与过纪念馆的建设和展览布置,深知村中的革命历史。在他的带领下,记者发现了一张珍贵的照片——这张1944年晋察冀军区第二届英模大会的合影。
照片中,约有七八十人,既有八路军的高级指挥官,也有普通的战士。大家或站或坐,衣着厚重,因为这次大会是在严冬期间举行的。周余柱回忆道,这张照片最初是刘傻子的女儿刘玉香在保定阜平县南庄纪念馆看到的,经过家族成员一一确认,最终确认照片最左侧佩戴红花的英雄正是刘傻子。
令人遗憾的是,刘傻子生前并未留下过单独的照片,而这张模糊的黑白合影成为唯一能确认其形象的珍贵影像。此后,纪念馆对这张照片进行了复制并重新展出。
1944年冬,刘傻子参加了在阜平县举行的晋察冀第二届英模大会,并在会上获得了枪支和一头毛驴作为奖励。周余柱特意翻阅了1944年冬天的《晋察冀日报》,在该报的报道中,刘傻子的名字(当时报道中写作“刘傻”)出现在了对大会的报道中,这也是见证其历史的重要资料之一。
刘傻子因其卓越的战斗表现而闻名,他曾独自化装深入敌后,闯入韩家楼村的炮楼,并在战友的协助下成功生擒了43名伪军。然而,刘傻子最为得意的战绩,莫过于带领高平村民兵通过地道战术牵制敌人,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纪念馆中,陈列着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和历史资料,展现了高平村在抗战时期的光辉岁月,并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
在展馆的右侧墙上,有一张敌我形势图,图中显示敌军在同下、韩家楼、后塔底、上曲阳、付家村等地修建了五座炮楼,宛如大网,企图围攻高平村。记者感到疑惑,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平原村庄会成为如此激烈的战场?周余柱解释道:“高平村地理位置极为重要,靠近灵寿县,是连接正定和灵寿的大道的咽喉之地。该路段也是晋察冀军区运送物资的重要通道。高平村很早就建立了党组织,并成立了民兵小组(后扩展为中队),刘傻子就是中队长。”
因为平原地区游击战不易展开,当地的民兵选择了地下战场,利用纵横交错的地道,成功迷惑并打击敌人。整个抗战期间,敌军始终未能突破高平村民兵的防线。高平村民兵与主力部队联手,成功消灭了敌军千余人,极大地牵制了敌人的进攻力量。
过去,大家普遍认为“傻子”是英雄的小名,但周余柱解释道,刘傻子的名字就叫“刘傻子”。在河北方言中,“傻子”其实是对他的尊称,意味着他不仅有勇气,还足智多谋。
刘傻子不仅是一位勇猛的战士,他还擅长制作简易武器。周利峰带记者来到村中的一座老宅,那里曾是高平村的兵工厂,铁匠陈兵辰的家就是武器制造的地方。陈老爷子告诉记者:“那时,地道下就是兵工厂,我父亲陈桃乐协助刘傻子制作武器。”记者好奇地问:“那么嘈杂的车床声,不怕泄密吗?”老人淡然一笑,说:“村里人都知道,但没有人出卖他们。”
有了民众的支持和民兵的英勇奋战,敌人被困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记者接着跟随周余柱走进了高平村的地道。
地道内,通风口、储藏室、会议室等一应俱全,还有一些陷坑和隐蔽的射击孔。昏暗的灯光下,记者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压迫感。地道内错综复杂,若没有熟悉路径的人引导,恐怕很容易迷失方向。地道作战使得敌人无法有效利用枪炮装备,民兵们在黑暗中埋伏,让敌人无法突破。
1945年5月4日,敌人集结了来自五个县的1600多伪军,带着重型武器,包括机枪、迫击炮和毒瓦斯,分五路向高平村发动攻击。村内划分为五个战区,民兵们与村民一起顽强抵抗。经过激烈的战斗,敌军损失惨重,近300名敌军被击毙,仍未能找到任何民兵踪迹。
敌人溃退后,仍不甘心失败,开始炮轰村庄。村中多处民房起火,刘傻子指挥大家灭火并救助伤员。战斗中,一枚炮弹在刘傻子身边爆炸,炸伤了他的腹部。大家将他抬往后方的医院,但由于失血过多,刘傻子在途中不幸牺牲,年仅29岁。
高平村的英勇战士们在抗战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共有20多名战士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他们,1948年,高平村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塔,塔身采用汉白玉雕刻。75年后的今天,尽管塔上的浮雕已有些许风化,但中央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几个红字依然熠熠生辉,象征着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
高平村成为抗日经典村庄,刘傻子的战斗英雄形象为电影和电视剧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高平村地道战的故事创作了电影《地道战》,而在2016年播出的抗战剧《东方战场》中,导演路奇也再现了正定高平村的地道战场景。
刘傻子牺牲后,他的家人享受了烈属待遇。刘傻子的儿子刘玉林和女儿刘玉香也在工作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继续传承父亲的革命精神。如今,刘家人积极收集烈士的资料,为纪念馆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高平村通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修建了抗敌斗争纪念馆,并对原有的烈士墓和纪念塔进行了搬迁和保护。村里还对革命旧址进行了整体规划,修建了连接外部道路的大道,使得纪念馆、烈士墓区和地道战遗址相互连接,形成一条红色旅游路线。
在周余柱等人的努力下,村内成功复原了600多米的地道,并恢复了民兵指挥部和“南天门”。2015年和2021年,纪念馆进行了两次重新布展,以更丰富的历史资料展现高平村地道战的辉煌历程。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一些学校也把这里作为研学基地。2021年,村里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现任支书周利峰正在积极策划新的发展方案,建设互动体验区,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周利峰表示:“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红色文物的保护与展示,提升旅游环境,让红色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发布于:天津市
